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邮箱投稿
邮政投稿
在线投稿

期刊介绍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7年 > 02 > 信息摘要

浅析后保管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过程、特点和意义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 张夏   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200444

【摘 要】后保管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具有对待“舶来品”客观理性、研究内容纵横交错、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特点。后保管主义的传入对我国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完善了后保管主义的理论内涵,促进了传统理论的推陈出新,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,加强了档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。探讨后保管主义q-国化研究的特点和意义,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后保管主义对我国档案学界的影响,并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档案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动态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后保管主义 中国化 基础理论

上一篇:档案信息的独立存在与价值实现
下一篇:理论与实践:档案存毁之间并无博弈——与周林兴、吕维商榷

  • 机构概况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© 《档案学研究》编辑部 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03827号